首獎
好肥水=好產值,以智能養液系統及暗渠解決栽培肥水問題
隊伍名稱:智能肥水栽培團
選擇的區域:嘉義縣太保市
欲改善問題:栽培的水肥問題及排水問題
得 獎 原 因:
計畫提案單位由兩代農夫(父子)結合科技專業夥伴,組成跨世代與跨領域團隊,長期投入新農業的自主研發,採用自動化技術及環境監測設備,整合開發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以節水排水系統改善土壤鹽化,並整合肥水自動化供應,具體有效提升設施(溫室)農業的產值與環境永續。整體解決方案成熟度高,亦有場域驗證實績,深具創新性、示範性與社會影響力,未來發展可期。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優等
色彩x音樂共感覺 應用於創意老化設計提案
隊伍名稱:特調爺奶
選擇的區域:新北市新莊區
欲改善問題:結合色彩與音樂的共感體驗過程,協助長者降低對藝術創作的恐懼與牴觸,發展一套適用實際場域的創意老化服務
得 獎 原 因:
團隊結合跨領域不同專業,提案開發「色彩 x 音樂共感覺 」系列課程,應用於創意老化的提案,解決方案有助於高齡長者以藝術學習與創作,轉化情緒並增加與社會參與和互動,重新發掘自我生命價值,有益於提前預防、延緩老化,相關產品、服務與體驗深具創意與社會影響力,未來市場潛力可期。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優等
球知育計畫
隊伍名稱:野球學者
選擇的區域:臺中市北區(跨區備註:各縣市科班棒球隊)
欲改善問題:科班棒球隊學生的職涯發展有限,試著引領他們善用運動科學去提升自我、拓展可能性
得 獎 原 因:
提案者對台灣棒球深具熱情,希冀導入運動科學協助棒球選手改善技能與成績,不但以個人之力獨自完成絕大部分的系統開發,相關的使用者經驗探討與競品分析亦相當廣泛。整體解決方案導入成本低且容易上手,有助於各級球隊、教練採用與球員自我訓練,對棒球科學教育的扎根與養成助益甚大,具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優等
掌藝-布袋戲推廣教學系統
隊伍名稱:雲林掌藝
選擇的區域:雲林縣古坑鄉
欲改善問題:傳統布袋戲文化的傳承與推廣
得 獎 原 因:
團隊以台灣代表性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復興為目標,開發一「掌。藝」數位學習平台,進行布袋戲藝師「操偶」與「唱腔」的知識管理,並與地方政府合作優先導入國小課程以協助布袋戲的文化傳承與保存。此一科技應用與人文藝術的跨界融合,相當具有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陸空協作之水稻最佳收穫模式
隊伍名稱:AIPal你的農業好夥伴
選擇的區域:臺中市霧峰區
欲改善問題:利用IoT科技,可更方便且精準幫助農民規劃採收的順序與時間點,將能增加稻農的收益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
得 獎 原 因:
團隊將AI辨識技術應用於稻米穀粒含水量的偵測,預估最佳採收時間點,以協助農民提高稻米收成品質與價格。團隊研發實力佳,解決方案成熟,且具有場域驗證實績,具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HISTO+ 專案募資媒合平台
隊伍名稱:HISTO+
選擇的區域:雲林縣元長鄉
欲改善問題:1.古蹟維護上,資金、人力、物力負擔大 2.資源整合缺乏合適管道 3.有價值的歷史建物未受到關注 4.大眾直接地參與古蹟議題認識在地文化的困難度
得 獎 原 因:
團隊提案建構一個主題式募資媒合平台,協助古蹟持有者與文資團體媒合旅行業、文創業、修繕專家、志工與消費者,形成一個夥伴聯盟,共同參與古蹟歷史建物的保存,並創造一個商業模式,以解決過去古蹟在維護資金、人力及物力不足的問題。整體構想雖具挑戰,但規劃明確具體,兼具創新性且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改裝排氣管AI偵測檢舉整合系統
隊伍名稱:UCLab
選擇的區域:臺南市東區(跨區備註:範圍為臺南市全區)
欲改善問題:1. 臺南市違法改管車噪音問題 2. 改管車噪音檢舉管道繁雜,使民眾檢舉意願低落 3. 環保局人工辨識,費時費工
得 獎 原 因:
團隊運用AI影像辨識技術協助公部門與民眾優化檢舉機車噪音舉證的完整性與作業流程,問題痛點掌握深入、解決方案亦完成初步開發與實地驗證,可做為未來科技執法的示範案例,具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移工家鄉味,在線飄香
隊伍名稱:台越友好隊
選擇的區域:南投縣竹山鎮(跨區備註:此提案是跨區,示範點是從南投開始)
欲改善問題:擴大新住民的收入以及紓解在台移工的思鄉情懷
得 獎 原 因:
團隊開發一東南亞多語線上平台,聚焦定位在協助新住民上架家鄉特色料理,並優化金流與物流服務以降低營運成本,友善在台移工族群線上購物。未來預計持續協助新住民合作開發行銷多元商品,對關懷移工社群和發展新住民經濟力,具有市場利基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保護濕地、拯救地球
隊伍名稱:良濕益友
選擇的區域:高雄市茄萣區
欲改善問題:使用智慧物聯網協助保護濕地環境及生態,並促進國際社會一起研究及保護溼地,藉此讓家鄉提升及轉型
得 獎 原 因:
團隊以民間力量投入協助解決茄萣濕地的生態保育與發展問題,大量採用開放平台、開源軟體和開放資料,研發「智慧物聯網(AIoT)濕地環境及生態監測系統」,以監控濕地水質和即時觀測鳥類生態,優先提供領域專家與團體運用,有效降低生態復育成本與增加候鳥的安全性,具有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特別獎
「投」「機」取巧
隊伍名稱:壹班人的派隊
選擇的區域:臺北市北投區
欲改善問題:機車快遞文化更新
得 獎 原 因:
團隊成員由一群熱血高中生組成,以北投地區傳統機車快遞(載客)服務的創生與文化復興為目標,兼具傳承與創新價值。團隊夥伴合作無間,在地行動執行力高,在資源有限與課業壓力雙重限制下,更顯難得與感動,值得特別鼓勵與肯定。
點我觀看得獎團隊訪談影片
潛力獎
可商用之模組化物聯網循環水養殖系統
隊伍名稱:EnBone Tech
選擇的區域:屏東縣竹田鄉(跨區備註:光電大棚、水產養殖區)
欲改善問題:落實魚電共生互利及解決台灣養殖痛點
得 獎 原 因:
團隊開發高效率、低成本的循環水養殖系統,期能有效減少漁民傳統養殖方式對魚塭土地的大量需求並提升漁獲產量,同時可落實漁電共生的政策。整體構想具有創意且解決方案明確,具發展潛力。
潛力獎
破除基地台迷思 看得到的電磁波
隊伍名稱:Genius Care
選擇的區域:嘉義縣水上鄉
欲改善問題:以APP方式將無形的電磁波資訊AR視覺化,改善在地民眾對電磁波正確認知,破除迷信舊觀念與傳達正確衛教
得 獎 原 因:
團隊開發運用智慧型手機即可量測電磁波並以AR方式將數據可視化,擬解決民眾對電磁波看不見的資訊迷思。解決方案以資訊透明化揭露作為減少民眾恐懼的第一步,構想具有創意且已完成原型開發,值得進一步發展具影響力的完整服務。
潛力獎
物聯網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之智慧農業應用
隊伍名稱:小草
選擇的區域:嘉義縣太保市(跨區備註:雲嘉以南地區)
欲改善問題:降低溫室的高溫狀況、預防極端氣候與減緩全球暖化速度、減少種植的人力與時間成本、增加作物產能與成功率
得 獎 原 因:
團隊提案運用物聯網技術開發自動灌溉與排水系統,並結合太陽能供電系統,以職訓方式教育農民推廣溫室智慧農業,同時期望未來可延伸應用範疇,為城市居民打造綠屋頂,構想具創意與潛力。
潛力獎
Foodhorse:公益導向「即食Х惜食」外送地圖系統
隊伍名稱:快馬食物
選擇的區域:新北市樹林區(跨區備註:雙北地區的邊緣鄉鎮與全台適用)
欲改善問題:設計可顯示即期品食物地圖的外送平台APP系統,解決地方上有需求國中生的飢餓問題
得 獎 原 因:
團隊以惜食概念出發,規劃整合青少年社福團體、便利超商、美食平台外送員等利益關係人,打造公益性質的社會創新食物外送服務,滿足弱勢國中學生餐飲需求。計畫推動雖具挑戰,但構想具有創意與公益性,值得鼓勵。
潛力獎
看見聲音Voice Vision
隊伍名稱:見聲小幫手
選擇的區域:臺北市大同區
欲改善問題:降低聽覺機能障礙者的溝通門檻
得 獎 原 因:
團隊關注聽障人士溝通不易的需求,對於使用者經驗的理解和既有解決方案的分析皆明確具體、掌握度高。目前已開發APP原型並經過初步使用者測試,反饋正向值得鼓勵持續優化以發揮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SOLOMO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
隊伍名稱:走向里山一家當關
選擇的區域:臺北市北投區(跨區備註:台灣農村地區與農業生產區)
欲改善問題:透過SOLOMO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促進農業發展,並解決各地農村老化、生產環境差、競爭力低的問題
得 獎 原 因:
團隊提案開發SOLOMO永續稻作技術田間管理決策平台,針對關渡平原導入友善環境稻作生產模式。團隊在地深耕已久,具規劃與相關經驗,整體構想具創意,可持續優化解決方案以發揮影響力。
潛力獎
餓猴退散 ─ AIoT超音波驅趕神器
隊伍名稱:東吳巨資
選擇的區域:臺東縣長濱鄉
欲改善問題:台灣獼猴所造成的稻作農損
得 獎 原 因:
團隊採用超音波方式,設定人耳聽不見之頻段做為獼猴友善驅趕機制,以達到「抗噪」、「安全」與「環保」的目標,解決彌猴造成的農損問題,整體構想具創意與初步可行性,值得鼓勵持續推動。
潛力獎
AIoT智慧農業-禽鳥驅離系統
隊伍名稱:芳草碧連天
選擇的區域:屏東縣新園鄉
欲改善問題:以友善的方式驅離對作物有害的禽鳥,以增加農業的作物產量、提高農民收入、吸引年輕人返鄉耕耘
得 獎 原 因:
團隊提案結合AI影像辨識和超音波裝置,於田間進行驅離有害禽鳥以減少農損。目前已進行技術開發完成產品原型與場域驗證,整體構想具創意與初步可行性,值得鼓勵持續推動。
潛力獎
蛙現慢城
隊伍名稱:蛙保志工
選擇的區域:嘉義縣大林鎮
欲改善問題:諸羅樹蛙之生態友善農業
得 獎 原 因:
團隊學校深耕場域多年,計畫提案導入AI技術「聽聲辨位」協助精準蛙調,同時結合太陽能作為智慧裝置的永續能源,以推動生態農業結合諸羅樹蛙保育,達成生態環境教育與農業休閒觀光發展的雙贏目標,具有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FishingMark
隊伍名稱:滬好
選擇的區域:澎湖縣馬公市(跨區備註:澎湖縣全區)
欲改善問題:石滬文化的保存與推廣
得 獎 原 因:
團隊長期以澎湖石滬文化的保存與推廣做為核心課題,透過動態數位典藏進行在地文化與生活的知識傳承與推廣,目前已發展多項互動體驗服務,並結合觀光旅遊具有落地實績,整體構想具創意具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Linesound---來玩(台語)
隊伍名稱:瘋防治phone防智
選擇的區域:臺中市霧峰區
欲改善問題: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造成社區長者足不出戶,擔憂長者認知功能下降
得 獎 原 因:
團隊結合大學跨領域科系,開發一創意桌遊 APP,以協助社區長者預防及延緩失智之健康風險。產品原型以生活作息記憶為元素進行遊戲設計,並針對社區長者進行場域實證,獲得正面回饋與效益,概念可行值得鼓勵持續優化以發揮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