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獎
AI on Device 協助精準扶貧
隊伍名稱:脫貧自立向前Go
選擇的區域:臺北市信義區
欲改善問題:透過 AI on Device 的力量,讓現有脫貧方案及政策更有力及有效支撐社會安全網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改善社福工作作業流程,解決傳統人工作業瑣碎與效率低落的問題,使社福資源有效媒合。透過「訪視APP」協助社工數位化訪視作業流程,並進一步運用大數據與Al人工智慧評估弱勢貧困家庭需求並做出推薦,以達到精準脱貧目標。計劃深具社會影響力、創新性和科技力,高度體現「智在家鄉」的核心價值,特頒首奬予以肯定。
優等
小型船筏近岸航行安全改善方案
隊伍名稱:大觀帆船隊
選擇的區域:"新北市八里區(跨區備註:沿海及具航行功能的內陸水域)"
欲改善問題:小型船筏無電子航儀的安全隱患
得 獎 原 因:計畫提案欲降低小型船舶與動力船頻繁的近海碰撞事故,降低漁民的生命財產損失。以手機APP與雲端服務,提供類AIS的服務,以解決方案以數位平台整合漁會、保險公司和漁民三方利益關係人,構想具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系統未來若普及率高,將產生重大效益。
優等
建立媽媽育兒互助平台
隊伍名稱:小村子Mama Team Up
選擇的區域:"新竹市東區(跨區備註:大新竹地區,包括新竹市及新竹縣竹北市等主要因竹科而聚居的生活區域)"
欲改善問題:竹科造就的外來人口和產業環境下,偽單親媽媽的困境壓力如何舒緩,育兒後援如何建立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劃以O2O虛實整合模式發展一支持媽媽的互助共好共學平台,作為提升女性自我價值的社群系統,同時釋放女性生兒育女後的再就業活力,有助於經濟發展並具有高度的社會影響力,可作為社會企業的營運標竿。
優等
緊急災害應變系統-GIS緊急災害平台結合大數據於自來水供水搶修
隊伍名稱:壽豐印象
選擇的區域:"花蓮縣花蓮市(跨區備註:台灣)"
欲改善問題:即時回傳大規模災害地貌與災民資訊彙整提供決策單位輔助
得 獎 原 因:提案將農業智慧化管理解決方案落地實作,並延伸應用在災害發生時的即時圖資繪製,採用GIS結合空拍圖資與民眾回報建立救災情資輔助系統,並已於花蓮0206地震經過初步系統驗證,可行性高。提案創意亮點在「以農備災」的公私協力模式具創新性和社會影響力。
特別獎
新世代農醫系統與動感觀光體驗
隊伍名稱:AI神農氏
選擇的區域:高雄市美濃區
欲改善問題:病蟲害、採收、觀光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解決地方農業病蟲害與促進農業觀光。目前已和美濃白玉蘿蔔農家合作,開發出病蟲害管理和農醫平台,以及觀光等APP原型,具有創新性與影響力。採用AI、AR、區塊鍊技術,具概念與技術可行性,未來商業模式與社會影響力可期。"
特別獎
提倡以永續發展為目標的物盡其用消費行為
隊伍名稱:Bravo Bear
選擇的區域:新竹縣新豐鄉
欲改善問題:食品浪費問題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解決剩食浪費的問題,期能改變民眾的食物浪費行為,推廣惜食文化。團隊實作推出「即時商品貨架/共享冰箱」概念(智慧物流箱)和原型產品,並透過APP提供商品資訊以媒合消費者進行分享交易。此構想具創意與社會影響力,提案團隊成員僅為國高中生,精神可嘉值得特別鼓勵。
特別獎
在地水果價值智能國際化- 以屏東縣枋山鄉為對象
隊伍名稱:Tech-ManGo
選擇的區域:"屏東縣枋山鄉"
欲改善問題:芒果篩選上效率低落與品質參差不齊的困境,以及芒果產業鏈上的缺失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協助屏東枋山的芒果農民,提高採收後處理效率,以及降低誤判的損失率。希望建立一套自動化智能芒果辨識系統,長期則希望導入科技種植與溯源,建立地方芒果品牌,提高經濟價值。目前團隊已初步完成芒果辨識系統的軟體開發原型,實驗數據也獲致良好成效。未來再整合槓桿硬體設備技術並進一步擴大農業應用範圍,產業效益和社會影響力可期。
特別獎
空投平腹小蜂防治荔枝椿象之改善與成效分析
隊伍名稱:一群小智
選擇的區域:嘉義縣竹崎鄉
欲改善問題:病蟲害防治成效分析不確實,未來希望可預測農作物發生病蟲害的機率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協助農民解決荔枝椿象等病蟲害問題。預計採用無人機空投平腹小蜂的生物防治法來防治荔枝椿象蟲害,並結合大數據與影像辨識技術,期能具體提供防治成效証據。解決方案概念具創意與社會性,值得鼓勵往下一階段技術突破以發揮影響力。
特別獎
蜂鷹計畫─守望埔里小鎮的焚燒空汙預警系統
隊伍名稱:大埔里@報
選擇的區域:南投縣埔里鎮
欲改善問題:露天燃燒造成的空氣汙染問題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設計出一套小而高效率的露天焚燒空汙預警系統,能有效解決南投大埔里地區露天燃燒導致嚴重空污的即時精準偵測、通報和取締。計畫結合IoT、深度學習及視覺熱感應辨識技術,整體構想具創新性與科技力,未來結合教育輔導和空污溯源管理,相信更能發揮整體社會影響力。
特別獎
「農業微氣候」打造創新產銷模式
隊伍名稱:蜂巢數據科技
選擇的區域:花蓮縣富里鄉
欲改善問題:「務農收入低」、「工作機會少」的惡性結構,建立能讓小農自給自足的產銷模式,乃至於重生富里鄉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欲協助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的吉拉米代部落,招募「穀東」消費者,強化與農民之互動關係,以打造在地小農自產自銷的創新產銷模式。以智慧化微氣候管理系統為基礎,進一步發展田間資訊視覺化APP,整體構想創新具體,社會影響力與可行性高。
潛力獎
預判氣象風險改善台灣大豆生產
隊伍名稱:GYFT
選擇的區域:"臺中市南區(跨區備註:與中都農合契作之大豆種植區)"
欲改善問題:大豆產銷生態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以季長期預報協助農業進行氣候風險管理,進而提升收成與收益,具有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教育多元化、教材科技化並改善環境之教育從小學起
隊伍名稱:老闆把我們解散了T.T之VR不能亡
選擇的區域:新北市板橋區
欲改善問題:湳仔溪環境髒亂、國小教材無趣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採用VR技術,將文化鄉土知識融入遊戲化的教材導入國小教育,具創意與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改善民眾對在地文化認同感式微的問題
隊伍名稱:究境.舊鏡
選擇的區域:臺南市中西區
欲改善問題:改善民眾對在地文化認同感式微的問題
得 獎 原 因:提案內容以鄰里社區文化內涵為核心,透過辦理剪紙活動、開發AR壁畫導覽和資訊平台,建立當地人與參與者的文化認同,具在地影響力。
潛力獎
建置群眾集力式國土時空變化記錄之社群平台
隊伍名稱:看見家鄉
選擇的區域:花蓮縣卓溪鄉
欲改善問題:改善偏鄉教育,地方發展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建立「看見家鄉社群」,透過空拍技術的推廣應用,同時達成偏鄉教育與地方發展的目標,具有高度的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法尼爾農業塔 - 為都市連結一棵樹
隊伍名稱:索法尼亞
選擇的區域:桃園市蘆竹區
欲改善問題:鄉鎮農業技術提升,都市農產品自產自足,連結鄉鎮與都市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建立一座農業塔,結合立體/室內/垂直農場的概念和眾多科技應用,試圖提振地方觀光與解決農業問題,整體構想具有創新性。
潛力獎
透過林下經濟與數位行銷改善部落困境
隊伍名稱:脆弱森林組
選擇的區域:屏東縣霧臺鄉
欲改善問題:人口外流、文化保存、產業復興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透過發展林下經濟讓部落產業再生,進而吸引青年回鄉就業或居住。整體規劃結合在地原民的支持,具在地影響力。
潛力獎
認養動物互動直播平台
隊伍名稱:陪伴君
選擇的區域:"臺北市內湖區(跨區備註:以內湖區為出發點,提出解法適用於全台,且其特殊性可複製於歐美)"
欲改善問題:等待認養貓狗不容易接觸到民眾,導致認養率低,收容單位資源不足。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採用線上直播增加流浪貓狗與潛在飼主的互動,以提高認養率和獲得更多小額捐款。整體構想具創意與可行性,祈能降低流浪動物安置問題。
潛力獎
3+30 地方立體故事書
隊伍名稱:鄉域聯合(Co-meet)
選擇的區域:新竹縣峨眉鄉
欲改善問題:透過「看見峨眉」,解決茶鄉落寞的困境。並期望藉此帶動茶產業復甦,重現生命力!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以開發「地方立體故事書」做為推動地方創生的創意手段,並鍊結跨領域的合作夥伴,協同地方農戶、商家民眾與NGO等共單位共創,深具創新性與社會影響力。。
潛力獎
手搖杯革命:翻轉我們對一次性容器的依賴
隊伍名稱:愛喝手搖茶也愛地球
選擇的區域:"臺南市中西區"
欲改善問題:一次性容器的過度依賴
得 獎 原 因:以可回收重複使用容器取代外帶飲料一次性容器構想具社會影響力,且已有初步的服務驗證實績。
潛力獎
基於群眾外包之道路坑洞偵測揭露與警示系統
隊伍名稱:鐵漢柔情的老司機
選擇的區域:桃園市中壢區
欲改善問題:道路坑洞問題
得 獎 原 因:提案計畫透過車載裝置,鼓勵群眾參與協助地方道路坑洞偵測回報,以提高民眾用路安全之構想具有在地性與社會影響力。